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2)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⑴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⑵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⑶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____ _▲_____。(苏轼《赤壁赋》)
⑷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 __。(杜牧《阿房宫赋》)
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 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⑹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 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 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 _。”(《论语·雍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1~14题。
落 照
李松涛
①闲逛的秋风携着朦胧的凉意,悠然滑向都市黄昏的深处。
②下班的人,放学的人,都惯性地聚在这熙熙攘攘的街头,等候一位报翁,等候一天的新闻;等候一位向来是等候他们的老人,等候一张向来是等候他们的晚报。
③终年四季,总在这热闹时刻,总在这十字路口,总有一个草绿色的帆布报兜,老人多皱的脸上淌着欢愉,嘴上不紧不慢地介绍当日的要闻,双手麻利而从容地送出油墨飘香的报纸。哪怕你在他面前只停留过一次,就会记牢那可亲的笑脸、可亲的语调、可亲的手势构成的可亲印象。本地人,一走过这条街区,就会想起那报翁;外埠人,一忆及这座城市,就会想起那报翁。年近古稀,身板不算硬朗,可精神旺盛如火——这就令熟悉的、陌生的人一块感受了温暖;而温暖,又是苦乐人间最不可短缺的元素。晚报是天天都有的,老人也是天天都来的,准时得如同永远无须校正的钟表。
④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报翁身后不远处的棚户区变楼群了,报翁身旁低矮的店铺变商场了,报翁面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变宽变长了。总之,生活中与晚报上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年轻了,可他却变得越来越衰老了。虽然笑容依旧,声音依旧,举手投足的动作已经明显迟钝了。有人劝:“岁数不饶人呐,别这么天天蹭街头啦!”他笑答:“你知道,我不是图那几个指甲盖大的小钱,习惯了!”偶尔迟来,人们也会满怀信心地等他,都知道那绝对是由于印刷厂或邮政局的缘故,稍过一会儿、只须一会儿,老人准来。
⑤可今天呢?人们依照常规等着,候着。晚报终于来了,但老人却没来,背着半旧帆布报兜的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她俊俏的脸上挂着泪痕,她黑亮的眼中闪着悲戚。她低声向围拢过来的人们诉说原委:爷爷突然发病去世,咽气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报纸……取来,送……去,别让人干等,天……凉了!”这是报翁的遗嘱,是他风雨平生临终时最要紧的心事。姑娘哽咽着从兜子中掏出一叠叠报纸,一边凄然招呼大家自己动手取,一边用湿湿的手帕掩面抽泣。
⑥众人被这报纸之外的消息震惊了,心里顿觉空落落的,仿佛自己朝夕相伴的亲人走了,又走得如此仓促。轻轻的,默默的,报纸没人多拿,钱却没人少放,明明是四分钱一份,可背书包的放下了五分钱,夹饭盒的放下了一角钱,开清洁车的放下两角钱,交通警察放下了五角钱,卖冰果的放下一把硬币,修鞋的放下一叠纸币……报纸拿光了,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并没有散去。一个穿风衣、戴眼镜的中年人,俯身捧起报兜交给姑娘,语调沉郁:“对天天在这儿买报的人来说,老人谢世是今天最重要的消息。老人性命垂危之际还想着我们,我们自然也不会忘了他的真诚和善良。我们这些人各有各的工作,恐怕都不能专门赶去为老人家送葬了。这兜子里的钱可能多一点,请你替我们买个花圈,摆在老人的灵前吧!”周围响起一片点头称是的呼应声。
⑦姑娘的眼圈儿又红了,她双手微颤,捧着不能谢绝也无法谢绝的情意……
⑧这风尘里的世界呀!这落照中的人间哟!
11.文章第一段划线句子表达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
▲ ▲ ▲
12.本文刻画了老报翁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 ▲ ▲
13.本文主要人物是卖报老翁,但也花了不少笔墨记叙小姑娘送报的事情,有何作用?(6分)
▲ ▲ ▲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题“落照”的内涵。(6分)
▲ ▲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团矛盾”傅斯年 邹汉明
傅斯年从小敏而好学,十二岁读毕十三经,初步奠定了国学基础。早在北大求学时,傅斯年已经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主编的《新潮》杂志,因言论激进,影响力超过《新青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6岁就接受传统古典教育的傅斯年,曾公然宣称要革新中国的语言。人们发现,他执笔的《新潮》的《发刊旨趣书》,竟然是以他发誓要消灭的文言文撰就。
傅斯年为一代史学大师,成就少有人与之匹敌。终身任职史语所所长。他鼓励专题研究,却“禁止通过编写历史或制造任何历史哲学来回答当下的政治问题”。但,“九一八”事变后,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傅斯年,也在思考“书生何以报国”这个紧迫的当下问题。1932年,傅仓促写出《东北史纲》第一卷,以反对日本推销的《大东亚民族史》等历史书,同时向以李顿为首的国联证明东北(傅斯年拒绝使用“满洲”一词)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傅的写作,与史语所定下的客观性的历史原则相抵牾,他的“民族情感压倒了学术规范”,因此备受同行批评。
但傅斯年在这个矛盾里还有走得更远的时候。30年代,费孝通、顾颉刚等利用羁旅西南的时机开始从事民族性研究,发现西南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差异。他们撰文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而此时的日本,刚刚占领印度支那,极力宣扬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是泰国人,与汉人没什么民族联系,怂恿他们脱离中国政府。出于爱国情怀,傅斯年认为这些学者“无聊”,不应该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之大义上添乱。毫无疑问,这个素有“学霸”之称的傅胖子,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但在涉及历史客观性和急切的政治需要之间,不免矛盾重重。
1926年10月,傅斯年结束了长达七年的英、德留学生涯,满载回国。骨子里,傅斯年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早年对孟子哲学抱有敌意,而到1949年前后却觉得“此公(孟子)可爱”而大读《孟子》,并要求所有台大一年级新生必须读孟。他后来还说到了“新文化运动”这一术语的不通……王汎森敏锐地发觉:1931年之后,五四的理想逐渐变成了傅斯年的一个负担。这个曾经发明“二十年不谈政治”、“做学问不问实际运用”等口号的傅胖子,身处20世纪前50年,面对日本的入侵以及国共两党的对决,不可能幸免于政治。他激烈地批蒋,同时尽力护蒋;他多次向蒋上书,直至赶走孔祥熙、宋子文两任行政院长,成就一名现代诤臣。但他关于学术独立的理想,被证明不过是一种奢望。他本人从一名激进的学生领袖到成为解决昆明学运的官方角色;他服膺西方却很少使用“民主”一词。种种现象,杂陈在傅斯年身上,真可谓“一团矛盾”。
傅斯年——个性独特的一代史学大师,死后葬在台大。行政大楼的对面架设有一口“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因为这位校长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27期,有删改)
15.傅斯年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性格特点。(6分)
▲ ▲ ▲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傅斯年成为一代史学大师的因素。(6分)
▲ ▲ ▲
17.从全文看,傅斯年的“一团矛盾”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 ▲ ▲
七、作文(70分)
18.请以“求好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和角度自定。②不得抄袭或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