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语文答案(3)
17.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江苏省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l.C 2. A 3. B 4. D 5.C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B
7.B
8.(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9.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13.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14.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15.“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
17.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面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18.“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映了生命同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七、作文(70分)
19.略
看了“江苏卷语文答案”的还看了:
1.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
2.名师点评江苏卷语文试题:作文难度提高
3.2016届江苏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4.江苏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题
5.江苏小学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