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练习题
高二语文期末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赍发(jī) 憎恶(zēng) 倚重(qǐ) 咬文嚼字(jiáo)
B.蕴藉(jí) 歇憩(qì) 水榭(xiè) 矫揉造作(jiǎo)
C.接榫(sǔn) 木屑(xiè) 逾越(yú) 数见不鲜(xiǎn)
D.庇佑(bì) 付梓 (zǐ) 毗邻(pí) 模棱两可(lé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膨胀 揖让 感恩带德 一蹴而就
B.点缀 惯例 臭名昭著 富丽堂皇
C.混沌 讫今 锱铢必较 茕茕孑立
D.精髓 沉湎 残羹冷炙 回肠宕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发生后,严重的核
引发了全球的恐慌,全世界的核电发展一度进入停滞状态。
(2)通常情况下,行人是知道闯红灯 交通规则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一种从众心理却又“冻结”了原则。
(3)我市开展异地集中执法检查,用人单位用工不 合同、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等不规范行为将会受到处罚。
A.泄露 违反 签署 B.泄漏 违犯 签订
C.泄漏 违反 签订 D.泄露 违犯 签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部片这个曾经鼎盛的类型片,在好莱坞目前也是日薄西山,从巅峰时期的每年数十部滑落到现在每年几部的产量。
B.今天,中国不得不对日本和菲律宾“硬起来”,原因何在?除了国内民意的推升助长,更多是被逼上梁山的必然结果。GuH易汇资讯
C.一进教室,这群萍水相逢的老校友就如孩童般互相搂抱着,嬉笑着,拥挤在承载着他们记忆的角落,回忆着曾经的趣事。
D.古往今来,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功、在逆境中成材的事例不胜枚举,穷且益坚、志在青云的典范也比比皆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钓鱼岛问题的核心是日本企图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B.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和范围,终于实现了扭亏为赢的奋斗目标。
C.一年后,他顺利地在好心人的捐助下走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梦想。
D.中国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出版和旅游领域的“莫言热”温度日趋增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8题。
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据《吕氏春秋》一书说,春秋早期,郑国就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条裤子作为报酬,教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委托人想打赢官司他就有办法让他赢,想让人罪名成立他也有办法使人身败名裂。弄得郑国“是非无度”,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于是就把邓析杀了。
中国律师出现虽早,可是被禁止的时间也早。儒家以为争讼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邓析这样教导人们如何去打官司,为蝇头小利争论不休,是毒化人们的善良天性,必须要予以严惩。后世的统治者继续着这一思路,把这一行当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立法严禁。秦汉律严格规定,凡是诉讼活动都必须当事人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不得有代理人代为办理。除了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
员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为出庭应诉,其他人一律都要亲自出庭。除了直接替人诉讼外,向人传授诉讼的知识更被视为大罪,南宋绍兴十三年敕规定:凡是聚集生徒教
授辞讼文书者,处杖一百。并允许告发。再犯者,不得因大赦减免刑罚,一律要“邻州编管”。从学者,各处杖八十。明清律撰写“构讼之书”者,要比照“淫词小
说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为人写作诉状没有增减情节,真实反映事实的,才是被允许的。尽管法律如此严禁,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
人帮助,
所以这一行当还是禁止不了的,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而已。在民间从事诉讼指导的讼师,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尽力为委托人服务,“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法律诉讼知识,颇有点近代律师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为“讼棍”。不过就总体上来说,讼师的素质确实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lawyer一词,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辩护士”。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民国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律,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律师被杀两千五百多年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
——(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联书店
6.下列有关“律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这个行当的地方,《吕氏春秋》一书中就记载了一个人专门帮人打官司。
B.“律师”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古代把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称之为“讼师”, 或者叫做“讼棍”。
C.“律师”一词是由西文lawyer一词翻译而来的,翻译时故意避开了“讼师”这个恶名称。
D.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可能最早采用“律师”一词,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使用。
7.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讼师”在我国古代遭歧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A.邓析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从事诉讼活动的人,为了获得报酬混淆是非,弄得郑国“是非无度”。
B.讼师的行业是一种“地下行业”,我国古代法律上严令禁止专业性的“讼师”的存在。
C.由于受儒家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认
为争讼只是为了为蝇头小利,毒化了人们的善良天性。
D.讼师的素质总体上不高,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汉律规定当事人必须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但当事人为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的,可以由讼师代理。
B.明清律虽规定严禁写“构讼之书”,但允许替人写真实反映事实的诉状,说明此时已经允许讼师公开存在。
C.古代民间不少讼师不能一概认定为“讼棍”,他们为了生活,“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帮助不少需要帮助的人。
D.讼师这个行业在我国古代的漫长时期都背着恶名,到了清代才为其正名,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而存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9~12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从:顺随
B.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敛:收拾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善:美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会有四方之事 宾主尽东南之美
B.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C. 云无心以出岫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 泉涓涓而始流 天柱高而北辰远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诗人辞官的“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①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④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辞》全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文叙述了作者求职的原因、经过和旋而辞官归隐的原因,交代了本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序文重在叙事,辞文重在抒情。
B.诗人在文中回顾,当时为了谋生而出仕,却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现在已经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
回,但是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
C.归途中,问路于行人,旋即又恨路程之长,而嫌时间过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以把心理的归程之长化为时间之慢的感觉,来表现其快慰自乐的心情。
D.结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点出全篇主旨,表示一切顺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这种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不免消极,但情思出于内心依然可褒。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周《逍遥游》)(3分)
(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k+s-5#u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1)“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两句,古人评为“乃久别忽逢之绝唱也”。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
(2)赏析“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一联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2) ,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农人告余以春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李密《陈情表》)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12分)
16.下面文字不够简洁,请将必须要删掉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只允许找四处)(4分)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①。他们当中多数乃至绝大多数②是遵纪③守法的;但④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应依法⑤给予法律制裁⑥。同时⑦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⑧泛滥。”
应删除的词语是:
17.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个字。(4分)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18.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平凡是一弯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一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一抹绚丽。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2题。
金翅雀
[葡 萄牙]米·托尔加
一家三口人正在不声不晌地吃饭,孩子突然开口说:“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母亲抬起头,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也许是为了回答母亲询问的目光,也许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孩子又重复了一句:
“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
孩子高兴了,指手画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着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权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灵魂吻着可爱的宝贝。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
孩子没有在意,接着讲下去。他说,把羊拴在一棵金雀枝上,开始往松树上爬。
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最后才停下来,四肢牢牢抓住坚硬的树皮。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不得不在结实的树权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听到这里,父母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树巅,紧挨着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攀附树枝。①突然,两个人看见孩子身子一斜,从高处、从松树顶上栽下来,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来是必死无疑了。
但是,孩子无意中表明,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②他拿起鸟蛋以后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蛋壳得到了孩子嘴唇上的这点热气,突然从中间裂开了,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的金翅雀。
说这件怪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如同复述从邻居那里听来的《出埃及记》的故事一样。
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晚饭吃完了,屋里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后来,一家人回到暖烘烘的壁炉旁边,看着里边燃烧的橄榄木时,父亲和母亲才交谈了几句。他们的话说得晦涩难懂,孩子没有猜透。何必要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他只想把那只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小鸟的形象深深保存在记忆之中。
19.孩子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父亲的神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写?(4分)
20.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4分)
2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
①突然,两个人看见孩子身子一斜,从高处、从松树顶上栽下来,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来是必死无疑了。
②他拿起鸟蛋以后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
22.结合小说的主题,设想文末父母说了些什么。(4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样的联想和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 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