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期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 如英2 高一语文

  高一上期语文期末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8题。(22分)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踰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③,与中国侔④。(《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假:代理。②剖符:皇帝分封诸侯用的符信。③称制:自称皇帝。④侔:相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足:值得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苦:痛苦

  C.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稍:逐渐,渐渐

  D.败数县而去焉 去:离开,离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南海尉任嚣病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公之视孰与秦王?

  C.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D.佗因此以兵威边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6.下列选项中,全部说明赵佗能够“割据自立”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②中国扰乱,未知所安

  ③恐盗兵侵地至此 ④番禺负山险,阻南海

  ⑤颇有中国人相辅 ⑥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7.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C.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8.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一段话断句。 (3分)

  高 帝 立 我 通 使 物 今 高 后 听 谗 臣 别 异 蛮 夷 隔 绝 器 物 此 必 长 沙 王 计 也 欲 倚 中 国 击 灭 南 越 而 并 王 之 自 为 功 也

  (2)翻译下列句子。 (7分)

  ①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4分)

  译文:

  ②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3分)

  译文:

  (二)古诗词鉴赏(9分)

  9、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 相 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望海潮》中描写西湖胜景的三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李清照用“梧桐”和“雨”的意象渲染内心愁苦的三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向其舍人说明他先公后私,不愿与廉颇争名夺利的原因。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琴声中的玫瑰

  ①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邻家女孩小雪的母亲始终这样认为。

  ②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器。

  ③“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月光如水的晚上,我常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悠然的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

  ④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30元。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她最渴望的,是尽快拿到钢琴等级证书。然而在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那位评委语重心长地说。

  ⑤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你妈妈会明白的。”那位评委暧昧地笑了笑。

  ⑥那一晚,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哑嘈杂,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地烦躁。

  ⑦小雪还是没有把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考试那天,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她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告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⑧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显得很平静,亮丽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评委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现在改变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那位评委叹了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

  ⑨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你要活在你洁净不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

  ⑩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清纯、洁净。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标题“琴声中的玫瑰”中“玫瑰”与开篇“高贵而优雅”相照应,主要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小雪的琴声是所有钢琴声中最好听的。

  B.第⑦段中母亲没说什么,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也暗示了母亲拂去了滚滚红尘中的污染,而且以这种从容不迫的动作做出表率,和后面婉言谢绝相照应。

  C.文中两处画横线处写到琴声,都运用了比喻、排比、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琴声的清脆悦耳、细腻温柔、婉转多变和神奇美妙的特点。

  D.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小小的骚动”,这两次“骚动”的原因不相同,第一次是因为小雪与众不同的淑女形象,第二次是因为小雪不同凡响的琴艺。

  E.小说语言优美生动;结尾小雪没有通过考级,可以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的阴暗面的批判,引人深思。

  (2)小说多次提及或描写音乐,请归纳说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3)请举例分析说明小雪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4)请从音乐艺术、小雪及其母亲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从小说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莫言——不倦的探索者

  杨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

  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还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红高粱》被称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再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奠言的作品在主体意向非常充分的视角下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莫言说:“我一直在写作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力戒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

  莫言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称:“我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文学天才。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的。”他说:“我从1976年当兵正式开始写作,最初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小说。1981年5月,我的小说终于在杂志上第一次发表,这篇小说就受到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影响。”莫言还承认自己受过福克纳、马尔克斯的影响。

  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莫言逐步意识到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跟着西方走,最后还是要回到追求民族化写作上。《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就是莫言在探索个性写作和民族化写作过程中的产物。

  故乡不局限于这片乡土

  莫言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故乡高密。获奖后莫言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谈到,对于一个作家来讲,故乡是很重要的。1984年上军艺以前,找不到素材来写作,很多时间就是下去体验生活,千方百计找能够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到了《透明的红萝卜》阶段之后,一想到过去,想到了童年,就想到了故乡的生活,感觉好像一条河流的闸门被打开,活水源源不断而来。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

  现在莫言对小说中的故乡有了新的理解:小说都讲究有故事和典型人物,但写了30年,故事也都写的差不多了,渐渐地你就会有一种能力了,把别人的故事变成你自己的了,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一样。就像我写高密县,但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这片乡土了,它可以作为一种风景,发生在美国的、日本的故事我都可以拿过来用,让它变成发生在高密县,所以乡土也就开阔了。

  越是经典越耐得住重读

  《纽约时报》著名书评人M.Yhomaslnge在《史诗般的小说,一流的中国作家》中说:“莫言是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对此,莫言表示,“很多书出版时要引用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持反对意见。我觉得抬得太高了,鲁迅、老舍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我认为衡量一个作家才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创造一种独特的文体,而鲁迅、老舍都是创造了一种独特文体的作家。鲁迅的文体再放50年依然不会过时,老舍的文体中对北京方言、土语的改造,依然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才华是难以超越的。”

  莫言作品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小说语言,评论家季红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分析。首先是大量的民间口语进入语言;其次是通过在传统的经典典籍《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找来的东西以及从民间戏曲学来的东西。

  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书实际上就足够了。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0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又认为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被世界所认可。

  B.从阅读和模仿开始,在写作形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再追求个性化写作,这是普通文学爱好者的必由之路。

  C.莫言对故乡的感情是深厚的,而且对故乡和文学有了新的理解,他不仅仅局限于高密县这片乡土,而是要把写作内容扩展到国内、国外。

  D.国外有位评论家说:莫言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也是世界级的作家,莫言反对这个说法,表现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E.本文多处引用了莫言的原话和他人对莫言的评价,内容丰富,客观真实,富有感染力,也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莫言作品的主要特色和影响。

  (2)根据文意,请简要分析莫言作品的主要特点。(6分)

  (3)作为作家,莫言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4)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请你就“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77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C.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瞻前顾后,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持久的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的基础,使国家长治久安。

  C.2010年7月16日,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发生了骚乱,据警方统计,骚乱人群烧毁民房、商铺908家,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欧元以上。

  D.我国政府正准备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15.将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阳光因树枝而显得晶莹

②高 高矮矮的枝条,纷纷向阳光伸出眷恋的手臂

  ③树枝因阳光而显得玲珑

  ④绿树和阳光,达到了和谐

  ⑤阳光,一览无余地披在绿树的身上

  A、⑤②①③④ B、⑤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③⑤①

  16. 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不超过30个字)(2分)

  17.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3分)

  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是一道风景; , ,是一道风景; , ,是一道风景。可是,你可知道,聪明的你也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大江东去的雄浑,没有春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 , 。

  18、请从下面这则寓言中提取一个符合寓意的观点。(3分)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不仅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了这张皮!”

  观点:

  六、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对此,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立意自定。

  ⑵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⑶题目自拟。

  ⑷不少于800字。

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