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知识复习连接中学方法
小升初是孩子升学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家长要重视心理教育,以下是学习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小升初衔接的小学知识复习连接中学方法:
1.语言素材组接。即将课文中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提取出来,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积累语言材料。比如,学生不容易正确把握“转”这个多音字,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句子:
(1)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小壁虎借尾巴》)
(2)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窃读记》)
(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匆匆》)
(4)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识字八》)
(5)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奇怪的大石头》)
引导学生读读这几个熟悉的句子,进行比较归纳,他们就会对前四句中“转”表示“改换方向、形势”的意思理解得更深刻,而对第五句中“转来转去”及“转笔刀”中的“转”表示“围绕一个点、一根轴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意思理解也更加到位。
2.语言现象归类。即将课文中表示独特语言现象的词句、段落放在一起,进行辨析比较,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语言现象的个性特点、相互关系,便可体会特有语言现象的特有魅力。比如,可将小学古诗中的句子归类如下:
第一组: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林暗草惊风。(《塞下曲》)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
第二组: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草长莺飞二月天。(《村居》)
第三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复习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发现三组诗句中“倒装”这种语言现象,再分析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类型:第一组四句诗整体的语序是正常的,其中的某个部 分是倒装的,“一树高”应该是“一株高树”,“入海流”应该是“流入海”,“草惊风”应该是“风惊草”,“草色遥看”应该是“遥看草色”;第二组的两个诗 句是倒装的,分别应该是“春天总是万紫千红的”“二月天草长莺飞”;第三组整个诗联是倒装的,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在语序上应该是倒装的。在此基础上, 先引导学生体会倒装在表达上的好处:一是有合韵律的作用,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这里让“高”倒装就是为了使它与诗中的“绦”“刀”押韵。二是有修辞 上的作用,如“林暗草惊 风”中“草惊风”三字写出了草在大风的吹动下发出了惊响的感觉,与“林暗”配合,就为的射猎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 的气氛,而“风惊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三是有结构上的作用,如《游园不值》的前两句,经作者一倒装,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使结构变化有致,这样就准确地 表现了作者游园不遇后那种扫兴而又自我解脱的复杂心理。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倒装语言现象的作业,去发现这种语言现象的更多形式和魅力。
3.语言规则提炼。即将课文中有共同语言规则的语段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和提炼其中的语言规则,不断分析和掌握语言规律。如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以下语句:
(1)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在眼前了。(《梅雨潭》)
(2)蓝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燕子》)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 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复习时,引导学生关注上述句子中蓝色的字词,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规律,并找出来。学生会发现,这里的“带”“痕”“叶”遵循了一种“量词移 用”的规则,有意将人们平常不用作量词的字词借用为量词,或者有意将修饰、限制甲事物的量词移用来修饰、限制乙事物,以取得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句 子(1)中的“带”本是名词,指质地柔软的狭长形纺织品。这里借用来作量词修饰瀑布,形象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壮美姿态,简洁而准确。在课文中,像这样的词 语移用现象十分普遍,随后布置学生复习课文,去发现词语移用的规则和规律,便可举一反三。 二 课文文本篇章的辨析与融通 通过对篇章多维度的比较、辨析、归纳和融通,可以让学生发现课文在立意、结构、文化等方面的规律,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
1.主题意趣辨析。文以意为主,“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深度。引导学生对课文的 立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六年级的《匆匆》与四年级的《和时间赛跑》两篇文章,同为表达珍惜时间这一主题,虽都是用具象表现抽象的事 物,表达手法却不同。《匆匆》一文有着诗一般的节奏与韵律,注重从人物内心独特的感受出发,善于由眼前景物展开联想,用凝练且含义深刻的语句直抒胸臆。而 《和时间赛跑》一文注重从生活中提取多个事例来提炼、表达观点,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抒发情感是此文的一大特点。这样一比较,文章的不同意趣便汩汩流淌而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