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霸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优缺点(2)
而奖学金答辩,本来就是一个“秀”,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或者需要回避的事情。人生中充满了各种“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大量的时间是在“秀”,在表演。有清华学长撰文表示,马冬晗在答辩中所展示的所谓“科研成果”其实含金量并不高,在清华并不算出色。我们应该承认,特奖答辩里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秀”,并不限于她们姐妹二人,但恐怕也没有到虚伪的程度。
一年前,她们刚拿到特奖的时候,已经红过一番了,也许那一轮的范围主要在清华校内?答辩的视频和计划表我在一年前就看到过,不知道为什么一年后又被炒热了。不过这个应该跟她们俩关系不大了,她们也没这个能力。应该跟网络上其他暴红的事件没什么区别。
至于计划表本身,抱歉我实在对这个表格没什么兴趣。她撒谎了吗?抱歉我不知道。她做这个表格的时候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么?抱歉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估计可能性不大。她做这个是为了让自己出名、让自己红么?唔……如果是我的话,估计不会。
不过,一年前我倒还真的好奇过,计划表这种私人的东西,而且看起来像是大一的(因为有大物和微积分 Ⅱ 课),是怎么被发到网上的?
关于学校宣传
我作为清华的“非主流”、“少数分子”,不怎么喜欢清华的主流价值观。
然而清华的主流某种程度上又和整个社会的主流很相似:优秀学生必须是又红又专的,必须是 GPA(清华叫学分绩)90+ 同时还得社工做得很牛,然后体育还要好以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思想必须是跟党一致的(今年某国防生特奖候选人的答辩发言在这一点上真的是极品得超出我的忍耐限度了),必须还得有做 leader 的才能……总之最好是个“完人”。看看《新闻联播》里赞颂的“模范”们,很熟悉不是吗?
其实社会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清华,也需要被塑造出这样的清华人。不然怎么会有哈佛 / 清华 / 北大图书馆凌晨 3 点 / 4 点座无虚席的各种不同版本的谣言被传播而且被当成励志的段子?不然那篇说清华挂 3 门课就会被退学的神文怎么会被分享那么多次?不然马冬晗怎么会走红?社会上的很多人崇拜这东西,他们信仰这个。
无论是清华还是这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完人”,哪怕是被塑造出来的。
因此他们在宣传中习惯了夸大,习惯了“接近完美”。只不过,马冬晗是离“夸大出的完美”还算比较接近的一个。
扯得远了,好吧,其实我 hold 不住这个话题的,估计有很多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权当一乐罢。
不再跑题了,说正经的
一直也没说这个计划表本身的东西,这是要被折叠的节奏啊……
什么才算“好的时间管理”呢?不先定义一下这个,恐怕没法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姑且认为讨论的是“拿到高分的时间管理方案”,你会发现,其实高分学生的时间管理方案有很多种,嗯。
一个人要是真能照着这份计划表做,99% 是可以达到跟她差不多的成就的,但是,谁都知道,实践起来的难度大得骇人。另外,你真的觉得投入这样大的成本是值得的?当投入了过量的成本之后,这是好的时间管理还是不好的呢?
时间,是每个人自己的,花合适的时间去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哪怕是睡觉,也不算是浪费时间,让你觉得你的时间花得有价值,就是好的时间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