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要点(6)
十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犯过失。 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梗塞,指不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脸色 。
劳其筋骨:使……劳累。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饿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明白。
空乏其身:使……贫困。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乱其所为:使……错乱、扰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出则:在外面。指国外。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使……惊动;使……坚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二、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五、思考、应用。(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困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六、开放题。1、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七、按要求答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十五:《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4、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何加:有什么益处5、蹴尔而与之:践踏,助词 。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8、妻妾之奉:侍奉。9、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指不愿意接受的意思。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13、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5、万种:丰厚的俸禄。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译为:如果你轻蔑地呼唤着给他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为: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穷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原先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丽而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称亚圣。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4、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5、(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忠义守节,布鲁诺坚持真理。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可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6)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7)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答: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十六、《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
刿(ɡuì) 孚(fú) 辙(zhé)轼(shì) 遂(suì)盈(yínɡ) 靡(mǐ)玉帛(bó)鄙(bǐ) 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2、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3、牺牲玉帛。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4、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 5、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两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11、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望其旗靡:倒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齐师败绩:溃败。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于是,就。//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原因,缘故。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七、理解性背诵: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5“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7、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9、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八、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2、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彼竭我盈。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辙乱旗靡。
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热爱祖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军事经验,做事果敢、谨慎,从容镇定,指挥有方。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的“远谋”表现在认为取信于民是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取胜的先决条件。(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8、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9、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10、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12、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13、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4、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近臣的拥护,第二次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九、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如: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
2、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说理由)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从纳谏、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3、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既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2)夫大国,难测也——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3)望其旗靡——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5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9、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成皋之战、昆阳之战。
看了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要点还看:
1.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3.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4.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5.中考语文重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