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答题模式集锦(2)
11、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12、水利工程建设利弊分析:
利: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
弊:移民、淹没土地、破坏生态、损毁文物、可能诱发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六、农业
1、农业生产特征:包括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比重情况)、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2、农业区位分析:①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条件)、地形、土壤、水源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工业支持、科技、劳动力、食物喜好、种植历史等。
3、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4、农业生态问题归纳
①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
④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
⑥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
(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
⑦ 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
(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⑧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5、生态农业的优点:
①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使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彼此结合,相互促进。
② 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生产出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并确保良好的生态效益。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问题点拨:
(1)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纬度高,气温低,雨天多,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社会经济条件)。
(6)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宦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种植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9)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围,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10)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11)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美国。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③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12)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13)我国水稻种植业
①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②区位因素分析:有利方面: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14)畜牧业
①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②区位因素分析:有利方面: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
灾、蝗灾严重。
(15)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1)区位优势: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生物物种丰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2)农业制约因素:
① 受季风活动不稳定性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多寒潮、伏旱等气象灾害;
② 地形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生态脆弱,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③ 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土质黏重;
④ 农业利用的生物品种单一,经营方式极为粗放。
3)综合开发整治和发展方向:
① 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优势产业;
② 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和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③ 封山育林、育草,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
④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16)灌溉农业
①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②自然区位因素:
有利:光照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例.南疆(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 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 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热量充足;③ 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④ 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 尼罗河三角洲: 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17)青藏高原地区农业(河谷农业):
有利条件:①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物质的转化;
③ 高寒低温,生命活动弱,生长周期长,有利于降低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积累;
④ 夜雨较多,有利于减少蒸发,让植物充分吸收利用;
⑤ 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不利因素:(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低温)① 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 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 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 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农作物单产较高,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① 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 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18)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①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
②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七、工业
1、工业生产特征:包括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2、工业区位分析: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矿产资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国防、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③环境因素:与风向、水源地的关系;
问题点拨:
(1)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利区位分析:① 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② 自然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③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 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利区位分析:①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② 自然因素: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③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3)我国四个工业基地的区位劣势: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能源、水源不足。京津唐工业基地:水源不足;污染严重。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资源缺乏;土地紧张;污染严重。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能源、资源不足。
(4)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 ①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5)工业集聚:
传统工业区:
①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②集聚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③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
新兴工业区:集聚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6)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例:德国鲁尔区
区位优势:① 煤炭资源丰富;② 离铁矿区(法国东北)较近;③ 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源充沛;④ 河海联运,水运发达且为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捷;
⑤ 德国和西欧工业发达,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① 生产结构单一;②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 世界性钢铁过剩;④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措施:①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②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③ 拓展交通,发展科技;④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7)新兴工业区“硅谷”:(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