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高效课堂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自主课堂(4)

时间: 广达2 课堂学习

  (2)“自读自悟”的培养

  “自读自悟”是实现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能力,其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从内容上说,一悟词句,通过充分的读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二悟内容,知道文章写什么;三悟思路,了解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从呈现方式来说,可以用“小练笔”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课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朗读”、“课本剧”、“说唱”、“摘录”等方式表达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维的个性。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基地。如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编写提纲等,引导学生加强信息贮存与积累,从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吸取营养,积极寻找发现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问题争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自学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在学科考核测评时,要更多注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测试,做到合理设计题型,既检查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促使学生重视学法的掌握。

  (四)优化练习巩固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措施。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练习并非只是机械的重复。练习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每一位教师应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1、练习有“方”。

  “对症下药”总比“滥施药方”有用得多。每一次练习就好比一张方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数学课老师教完“数的整除”后,出示一列数:10、12、9、15、6、20、60、24,让学生找出(1)2的倍数(2)能整除3的数(3)有约数5的数(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通过对“整除”概念的不同表述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整除”概念实质的理解,达到掌握重点,分化难点的目的。

  2、练习有“味” 。

  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处处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练习还有那么点儿趣味,学生自主控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会陡增。而一定的思考味对那些喜欢动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帖最好的兴奋剂。因此,有“味”的练习,学生往往趋之若骛,而练习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完“圆柱的体积计算”后,教师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布置一个特别的任务:找一个没有标签的酒瓶,用你的方法测出它的容积。”由于酒瓶不是规则的容器,同学们对这个特别的任务充满了好奇。第二天,学生们的方案真让人拍案叫绝:(1)在酒瓶中放满水,然后把水倒进一个规则容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容器)中,通过测量可以知道水的体积,从而知道酒瓶的容积。(2)先称一下空酒瓶的重量,再称一下装满水的酒瓶的重量,从中知道水的重量,进一步知道水的体积,即酒瓶的容积。(3)在酒瓶中倒一些水,装水的部分即为一个圆柱体。通过测量,得出它的体积;然后将酒瓶倒置,瓶中的空余部分又是一个圆柱体。同样可以测量得出它的体积;最后把两个体积相加,即为酒瓶的容积。多么有创意的想法!可见,有“味”的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细胞,让创新的火花随处闪耀。

  3、练习有“层”。

  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案例: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练习:

  1、王家、李家、张家各自为自家的菜地围一个与菜地同样大的篱笆,请你当参谋为三家各挑选一个合适的篱笆。

  篱笆:1号篱笆 长8分米 宽6分米  菜地周长:王家48分米

  2号篱笆 长15分米 宽9分米 李家42分米

  3号篱笆 长12分米 宽9分米 张家28分米

  4号篱笆 长10分米 宽8分米

  2、用8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每隔 2米摆一盆花,已知这个正方形边长为12米。求花坛四周共摆多少盆花?

8944